石家庄断桥铝门窗定做专业厂家
地址:石家庄大安舍工业区
电话:15613131857
手机:13315456699
邮箱:125270025@qq.com
从市场上看,价格战引发的淘汰赛加速产业整合。据不完全统计★,目前中国市场上共有70多家车企(集团口径),在中国生产和销售的乘用车品牌共有120多个★,且大多数车企月销量不高★。而国外市场上乘用车(或轻型汽车)企业集团不超过15家★,品牌不超过40个,中国汽车企业和品牌数量仍然过多,市场集中度有待提高★。当然,欧美两大市场历史上也曾有几百家汽车企业★,是经过残酷的优胜劣汰和行业整合★,才有了今天的“剩者为王★”和高市场集中度。客观地讲,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史,既是一部技术创新史,更是一部兼并重组史。
从政策上看,“合并重组★”导向很明确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,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★,增强核心功能★,提升核心竞争力。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★,将继续通过政策引导、规范监管等方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,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优化重组。工信部曾多次提及★,鼓励优质新能源汽车企业兼并重组★,做大做强,推动提高产业集中度★。显然,这些政策为汽车央企★“合并重组”提速增添了动能★。
推动全球汽车产业整合大潮的主要力量是科技革命。当前,新一轮科技革命引发的电动化和智能化产业变革,不仅在重新定义汽车产品,也在重塑汽车市场竞争格局★。令人振奋的是,在这一颠覆性进程中,中国汽车产业紧紧抓住变革战略机遇,通过创新驱动,实现换道超车★,走在了全球汽车产业技术变革的前列★。包括新势力在内的民营车企,借助插电混合技术主流化和纯电车型普及化的优势,推动国内和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格局与趋势剧变。目前,比亚迪和吉利已跻身全球汽车销量前10名。预计到2030年,全球销量前10名榜单还将出现更多中国车企的身影。
声明★: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搜狐官方账号外★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★,不代表搜狐立场。
对比民营车企的突飞猛进,部分国有车企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则显滞后,亟待加快改革步伐。如果说★,早年国有车企的市场竞争优势更多依赖与外资品牌建立合资公司★,并引进和推出颇受市场青睐的传统燃油车型,今天这个优势已不复存在。作为汽车行业国家队,汽车央企通过资源整合★,实现改革突破,对于落实★“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”★,破解国有企业“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够快”难题,既是战略上的考量★,又有现实紧迫感★。
近日,关于东风汽车与长安汽车“合并重组”的消息刷屏★。起因是两家企业及相关上市公司9日同步密集发布公告,称双方的间接控股股东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★”★。
东风汽车、长安汽车和一汽集团,被业界称为三大汽车央企★。每隔一段时间★,舆论场上都会听到三者★“合并重组”的传闻★。此次真相究竟如何★,还需要相关方新的信息披露,答案才能明朗★。不过★,全球汽车产业整合大潮暗流涌动,也是不争的事实。
此前★,为应对特斯拉与中国车企崛起的冲击,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宣布启动整合谈判★,试图合并为全球第三大车企。虽然近日双方表示终止合并谈判,但是仍然表明,面对全球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★,日本车企也在通过尝试整合重组,寻找新的突破。考虑到日产已深陷经营困境,其与潜在第三方整合重组或许并不遥远。
当下舆论场对东风汽车与长安汽车“合并重组”的讨论,大多集中在“谁主导谁”的问题上,有的还将两个央企的销量加在一起,得出新的汽车公司将跃升为世界第五大汽车集团的结论。这样的“合并重组”思维与逻辑★,多少有些简单或者片面。全球汽车产业兼并重组史早已证明:规模只是手段★,而非目的。唯有将“合并重组★”的变量转化为创新动力★,实现“1+12★”的效果★,企业才能真正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领导者★。这也是我们在迎接汽车产业整合大潮来临时★,务必保持清醒的关键。 (作者★:杨忠阳 来源:经济日报)